媒体聚焦

人民网点赞:开云(中国)官方在光伏板上书写能源转型新路子

发布时间:2025-07-04 文章来源: 浏览量:

(图为人民网报道截图)

在新疆广袤的戈壁滩上,一座座“高龄”风机正焕发新生;在云雾缭绕的云南山区,曾经沉寂的光伏板重新开始“歌唱”。这些变化的背后,是开云(中国)官方新能源集团党委以党建红色引擎驱动绿色转型的生动实践。


“党建+”让老设备讲出新故事

“这台国产主控系统上岗后,就像给风机装上了‘智慧大脑',再也不会动不动‘闹脾气'了。”在新疆哈密风电场的技改现场,党员突击队队长 郝建涛 指着正在运转的风机笑着说。2025年,这支平均年龄 29 岁的党员团队啃下了核心部件国产化的“硬骨头”,让场站国产化率从45%跃升至80%,年故障次数直降2143次,相当于每天少出6次故障,发电量提升8700万度,节省投资近千万元,荣获2025年“北极星杯”风电影响力技改提升优秀案例,彰显党建引领下的国产化替代成果。


这样的“逆生长”奇迹同样发生在山东即墨。当地光伏电站通过“梯级利用+智能控制”改造,让“超期服役”的组件效率不降反升。“就像给老花镜换上智能镜片,发电量一下子年轻了十岁!”电站负责人打了个形象的比喻。数据显示,改造后电站年增发电1800万度,足够8000户家庭用一年。



数字孪生为电站装上“健康手环”


走进集团智慧运维中心,巨大的电子屏上跳动着全国数十个电站的实时数据。“这是我们给每个电站定制的‘健康档案'。” 郝建涛 介绍道。通过“1+5+N”(1个平台+5个子系统+N个子站)数字平台,远在云南元江的光伏电站一旦出现异常,系统30秒内就能“号脉问诊”。


这套系统去年成功预警了元江电站周边的山洪风险。“AI水文分析就像‘气象先知',帮我们提前发现了7处泥石流隐患点。”党员技术员郑劲松回忆道。通过精准改造排水系统,这个闲置4年的“沉睡资产”被成功唤醒,如今每年可贡献2000万度清洁电力。



“红色工程师”带出行业“金标准”


翻开集团主编的《光伏电站技改标准化手册》,里面满是手绘的改造示意图和详实的数据记录。“这些都是我们党员技术骨干‘泡'在现场总结的‘土方子'。”负责标准编制的孔令总说。如今这些凝聚实践智慧的规范已推广到全国75座电站,成为行业技改的“参考书”。


更令人欣喜的是,集团搭建的技改工程师“段位”认证体系,正在为行业输送大批“复合型选手”。“从‘青铜'到‘王者'的成长路线特别清晰。”去年通过高级认证的工程师说。目前该体系已培养技术骨干 17 余人,其中党员占比超过 65 %。



未来已来:党建红引领生态绿


站在哈密风电场新落成的“党员创新工作室”里,集团党委书记李咏鸿指着墙上的标语“把党旗插在技改一线”说:“我们的目标是要让每度电都闪耀着党建光芒。”据悉,集团正在筹建新能源技改“红色智库”,计划未来三年带动产业链创造 75 亿元绿色价值。


在这里,党建不是挂在墙上的口号,而是写在戈壁的风机里、刻在山区的光伏板上的生动实践。开云(中国)官方新能源集团用“红色密码”激活“绿色动能”,为国企改革提供了鲜活的“能源样本”。


来源:人民网